聶輝華
說明:從2000年“白鯊在線”建站到現在,前后陸續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網友的幾百封來信以及上百條網站留言。這些來信和留言的相當一部分是涉及經濟學學習與研究的。通常,我會回復每一封郵件和每一條留言。這些問題可能是大學生和研究生經常遇到的疑問,具有較高的代表性?上У氖,我當時沒有保留這些回復。今天我抽空將部分問答整理出來,相當于對這些問題重新回答了一次。相同或相似的問題,我盡量合并回答。如果這些信件或留言不慎暴露了網友的隱私,請來信指出,我會進行技術處理。網友給我來信前,請抽空閱讀已有問答錄,避免重復。歡迎網友就現代經濟學的學習、研究和中國經濟學教育與傳播等問題來信。
問答錄2主要涉及契約與組織理論的專業問題。
1、我以前沒學過經濟學,不過由于感興趣,偶爾翻翻經濟類的書?吹健暗赖嘛L險”這個概念,覺得有意思,就把它應用到國際關系學界。但不知對它的理解對不對?
回復:你可以翻看一下激勵理論或契約理論的初級或中級教材,確認自己理解了這個概念的經濟學含義和使用范圍。我不是很清楚,對于你分析的國際問題而言,信息不對稱是否是主要的問題。因為,通常,權力或政治因素在國際關系中是很重要的。
2、聶老弟:您好。首先,為人大有您這樣有才華的學生而驕傲。一直對您很敬佩。另外,想求助您一個問題,我是會計專業的學生(03-博),原來沒受過經濟學訓練,但很多研究的基礎理論又用到經濟學,F在的問題是,我一直搞不明白交易費用理論、委托代理理論、契約理論、激勵理論、產權理論、企業理論等理論之間是什莫關系。這幾天找遍有關文獻,沒有發現有人對此進行解釋。為弄明白這個問題,這幾天腦子弄都昏了。懇請您能給予回復為盼。十分感謝!有時間將登門拜謝。
回復:過獎了。上述幾個專業名稱不是從同一個維度進行定義的。就分析的范式而言,交易費用經濟學(TCE)、產權理論屬于新制度經濟學分支,與新古典經濟學相區別。就分析框架而言,契約理論、激勵理論,1980年代后期的企業理論和產權理論通常都使用了委托-代理的分析框架,因此它們都可以稱為委托代理理論,簡稱“代理理論”;這些理論分析的中心問題就是激勵,因此契約理論、委托-代理理論和激勵理論實際上是一回事。企業理論和產權理論可以看作是契約理論、委托-代理理論和激勵理論的具體應用。我們通常說的激勵理論、信息經濟學、契約理論應該沒有區別,Laffont、Bolton、Salanie等人的教材就是證據。
3、我對新制度經濟學較感興趣,也看過一些這方面的教材和論文,但學的很淺。我已經確定了在研究生階段把時間主要花在新制度經濟學上面,可畢竟還有很多東西不懂,在制定自己具體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前想請教你幾個問題。麻煩師兄在繁忙中抽空給我指點一下。
回復:請參考人大經濟論壇制度版上提供的書單。新制度經濟學最好的教材是Eggertsson的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和Furubotn 和Richter的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Theor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7)。這兩本教材都有了中文版。我暫時還沒有發現更新的教材。你可以看看Journal of Institutions and Theoretical Economy(JITE)、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等雜志上的最新文章。另外,在新制度經濟學國際學會(ISNIE.org)上也有不少好的工作論文,值得關注。
4、
回復:剩余索取權指營業收入在扣除了給予工人的工資、生產成本等固定支出之后剩下來的部分,相當于“會計利潤”。剩余控制權是特指不完全契約環境下的權力,相當于所有權。一般地,擁有剩余控制權一定可以得到部分剩余索取權,反之則不然。企業員工和高級雇員也可以從股東那里獲得部分剩余索取權(如紅利),但是只有股東才能獲得剩余控制權。
5、我聽過你關于企業理論的一次講課,非常佩服你的理論功底。我想用委托-代理來解釋環境政策制定中出現的無效率情況。一些部門會因為部門利益或個人利益驅動,使得政策的制定或執行都不會實現效率最優。這可能涉及到公共部門的道德風險問題/激勵機制問題/有限理性問題。
回復:你提的問題很有意思。事實上,經濟學家大量地用道德風險模型分析了政治過程,突出的如Dixit的《經濟政策的制定》一書(人大社中文版)。該書對相關理論進行了綜述,建議參考之。
6、要系統的學習交易成本經濟學,除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外,是否還有其他的系統的專著?還有,在學習交易成本經濟學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回復:很難給“交易費用經濟學”劃一個范圍,因為所有新制度經濟學的基礎都是“交易費用”和“產權”。所以,看你用交易費用范式來研究哪一個領域了。按照研究對象不同,可以大概劃為企業理論、制度變遷理論、法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憲政經濟學等。經濟科學出版社曾經出版了一本《交易成本經濟學》,但是好像那本非常爛(迪屈奇著)。建議你還是從總體上先了解一下新制度經濟學,看一下人大經濟論壇上關于新制度經濟學書目的三個帖子吧。
7、營銷可以說是經濟學的“兒子”,它研究更微觀的市場現象,但目前個人總感覺它變的越來越脫離經濟學。在解釋渠道問題上,傳統的或現有的營銷知識都是基于一種經驗分析,很少看到過用嚴謹的經濟學語言來解釋深層次的渠道問題。在我看來,除了可以運用交易費用這個分析工具外,諸如博弈論、委托--代理理論、信息經濟學等都可以用來分析?梢哉f要深入的從經濟理論研究渠道問題,角度是多方面的,然后再在理論的基礎上輔以案例的論證,這樣或許可以很好說明某個道理。
回復:今天瀏覽國際新制度經濟學學會的網站,發現幾乎每屆年會都會有一些論文討論特許權問題,以第三屆為例,請看http://www.isnie.org/ISNIE99/ISNIEPanels830.htm。特許權一般作為企業間契約關系來處理,考慮的視角仍然主要是交易費用和資產專用性。正因為現在的管理學脫離了經濟學,所以顯得缺乏深度和力度。你當然可以用多種分析方法,但是必須以一種為主。方法服務于目的,以簡便、可操作和邏輯性來選擇其中一種,不要隨意攙雜。
8、關于經濟學與管理學的區別,在最近一期的《經濟學家茶座》封二上,
回復:王建國說的對。也可以這樣說,經濟學家站在社會大眾的立場,因此是改進宏觀績效;企業家、管理學家是站在單個企業的視角,因此是為了改進本企業的績效,而壟斷才有高利潤,因此謀求壟斷。也可以說,經濟學家是追求一般均衡,管理學家是追求局部均衡;經濟學家解釋為什么,管理學家解決怎么辦。